关于征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典型案例的通知
为进一步发挥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的科技智库功能,深入研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决定公开征集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具体通知如下:
一、案例要求
1.案例主旨
聚焦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高校院所、企业及其它机构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的典型案例,揭示军民协同的内在机理和机制,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参考借鉴。
2.案例类型
案例既可以针对军民科技协同的创新全过程,也可以针对其中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案例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转化重点项目案例
包括军民协同完成重大科技攻关、“军转民”或“民参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军民协同助力产业发展等案例。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案例
包括军民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等案例。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策划案例
包括创意大赛、创新挑战赛、开放日等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组织策划案例。
3.案例内容
案例介绍材料应准确陈述主要事实,介绍案例相关背景、采取的重点举措、取得的主要效果等;同时要对案例进行分析,介绍通过案例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和相关启示,重在揭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理和机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供相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借鉴。
案例撰写应该严格遵守国家保密制度,重在揭示协同机理和机制,相关内容应该做好妥善处理,不得包含秘密信息。
每个案例原则上不少于1万字,内容应真实完整,须为原创作品,杜绝雷同、抄袭,严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征集时间
1.案例提交:截至到2020年12月10日
2.初审:2020年12月11日-15日
3.综合评审:2020年12月16日-20日
三、应征者资格
1.各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可以为多人合作)以及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法人单位(可为多家单位)均可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参与本次活动;
2. 提交作品的所有应征者将被视为无条件接受本启事的各项条件和要求;
3. 征集单位有权审核应征者的应征资格。如发现应征者存在任何虚假陈述或者违反本说明有关要求的,征集单位有权在本次征集活动的任何阶段单方取消该应征者的应征资格。
四、投稿要求
1. 投稿须提供报名表、案例电子版材料,打包后将压缩包以“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的方式命名,发送至征集邮箱:bjjmpt@126.com,邮件主题填写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案例征集”。
2. 来稿作品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3. 投稿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不涉及敏感信息。
五、评奖与应用
1. 征集单位将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案例描述的完整准确、案例的典型意义、案例剖析的深度、总结经验的推广价值、政策建议的针对性等维度,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应征作品进行打分,低于及格分不予采用。经过初审、综合评审,最终根据得分排序拟确定10个案例作为录用案例,10个案例作为优秀案例(若及格数量低于20个则以专家打分及格数量为准),并在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官方网站上公布名单。
2. 奖项设置:
?。?)10个录用案例,评出一等奖1个,奖金3万元;二等奖3项,奖金2万元;三等奖6项,奖金1万元。
?。?)10个优秀案例,每个奖金5千元。
3. 主办单位有权对入围作品加以修改完善,并作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典型案例集汇编出版。
4. 后续消息将统一在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官网和公众号上公布,除录用案例作者外不另行通知。
六、其他说明
1. 应征作品必须为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并且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如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均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
2.本次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出现内容相同或者类似的应征作品,则以收件时间来确定第一作者;
3.获奖励案例材料的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对其进行公开发表、结集出版、展览展示等;
4.凡向主办单位投稿者,均被视为认可本通知所有条款,主办单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本活动有最终解释权。
七、联系方式
申报材料受理邮箱:bjjmpt@126.com
联系电话:18301194810 010-68918530
联系人:刘畅
附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案例报名表
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五日